【推荐理由】
屈乡秭归周坪盛产茶叶,早在清乾隆年间,蔡家坡贤达人士李高永被前乾隆帝召见,赐“登仕郎”。李感念皇恩,献本地特产茶叶进贡皇上,乾隆饮而生情,龙颜大悦,赐名“丝绵茶”,皆因该幼茶嫩芽叶断面新奇,丝绵状物千丝万缕,银光夺目。自此,九畹“丝绵茶”天下扬名。【主要产地】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品质特征】
九畹丝绵茶外形条索紧秀均匀,银绿隐翠,清香纯正,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味绵长,具有“香高味甘、经久耐泡”的特点。
【储存方法】
1、用铝箔袋包装,不能和其他任何物品混放;
2、放进冰箱冷藏室,温度要控制在10度以下;
3、从冷藏室里拿出后不要立即打开,应在室内放置一会,使袋内的茶叶温度和室内温度一致再打开,如温度不一致会加速茶叶变质;
4、密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要阳光直射。
【需求场合】
自饮:办公室、家里、招待客人;
送礼:送领导、朋友、家人、长辈等。
【历史文化】
归县种茶历史悠久,茶资源丰富、品质优异。陆羽《茶经》和陈宗懋等著作的《中国茶经》认为川东鄂西是茶树的起源地之一,朱自振在《中国茶经》中盖定"巴蜀是茶业文化的摇篮"。据史学考证,自唐至清代,秭归茶叶一直被列入贡品,元代贡茶"清口茶"、清代贡茶"丝绵茶"都产于秭归。秭归茶叶清香馥郁,滋味鲜爽,回味绵长,为绿茶之上品。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到秭归茶叶产区--茅坪镇兰陵溪村作过停留,写下《暮次秭归》等不朽诗篇,盛赞秭归茶叶"落爪雪芽长,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清光绪二十七年书《归州志》物产载"烹储碗中,经夜色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