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银峰

【推荐理由】

石门银峰条索紧细匀直,满披银毫,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汤色亮绿,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叶底嫩绿鲜活、完整,具有头泡清香,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独特品质。

【主要产地】

湖南,常德,石门

【产地环境】

石门银峰茶创制于1991年,现年产量为50t左右 。该茶鲜叶原料来源于石门县西北部渫水两岸武陵山脉东端海拔500~1000m的云雾山中,茶园四周的大气、土壤、水源等无污染。

【品质特征】

石门银峰条索紧细匀直,满披银毫,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汤色亮绿,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叶底嫩绿鲜活、完整,具有头泡清香,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独特品质。

【加工工艺】

1.摊青 鲜叶采回后,必须在洁净、通风的室内摊放,厚度不超过3cm,时间4~10h。
2.杀青 锅温140℃,投叶量500g,双手翻炒,先闷后抖,抖闷结合,待芽叶变软,失去光泽,清香溢出时立即出锅。
3.清风 将出锅后的杀青叶置于篾簸中扬10余次,以迅速降低叶温,防止闷黄。
4.炒坯 锅温85℃,双手翻炒,动作要轻、慢,当在制叶含水率为40%左右时出锅。
5.紧条 锅温60℃左右,下锅翻炒至在制叶含水率30%左右,茶条打在锅中有轻微响声时,右手抓起茶条,左手心向上平放,向单一方向搓揉,先轻后重,边搓边抖散,用时5分钟左右。
6.理条 锅温50℃左右时下锅,右手抓茶向前方理直,动作要轻,待八成干时出锅。
7.摊凉 理条出锅后的茶叶摊凉4min左右。
8.提毫 下锅温度50℃左右,用时2分钟左右。先要将茶条理直,茶条抓起落下时,注意减少与手的摩擦,待白毫大量显露时立即出锅。
9.烘焙 用炭火烘焙,温度为70℃左右,足干后密封并于干燥处保存。

【选购技巧】

1、观察外形:将一片茶叶放在漂盘内,有水开冲泡十分钟,待叶片全部展开后,仔细观察,叶边缘有显著的锯齿,齿上有腺毛,近叶基部锯齿渐稀,叶基部一般呈三角形状。一片上有明显的网状叶脉,主脉明显,支脉不直射边缘,并在叶片三分之二的地方向上弯,连接上一支脉,形成波浪形的叶脉。茶芽和嫩叶背面均有银白色茸毛,嫩枝呈柱形,即是真茶,否则是假茶。

2、鉴别茶叶的组织形态:将可疑的茶叶放入百分之10的氢氧化钾溶液内24 小时后,在放至5:2的水与三录乙醛溶液中,退去色泽,用亚录酸钠充分漂白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海绵组织,含有草酸钙结晶体和枝状石细胞的是真茶,否则是假茶。

3、测定茶素:选择几片可疑茶叶,捣碎放入试管中,加入耳0。5~1 毫升蒸溜水煮沸,待冷却后,再加工0.5毫升录,将试管剧烈振动,静置分层,用细玻璃管吸取下层的少许录仿液,置于玻璃片上晾干后,放置显微镜下观察,有针状结晶的茶素为真茶,否则是假茶。

4、锰的检查:取少许可疑茶叶放入坩锅内,灼烧成灰,用白金一端弯成小园圈,烧热后蘸少量茶灰灼烧,有绿色的锰酸钠即是真茶。 再取少量灼烧灰装入试管中,用稀硫酸溶解,加少量硝酸和少量二氧化铅,静置片刻,液体上部呈紫色(过锰酸)即可证明锰的存在,是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