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种类五言古诗
五言乐府
五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古诗
七言乐府
七言绝句 诗词分类作者
朝代
小学
初中
高中 | 
 
| 山水论 
唐·王维 |  
|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远人无目,远树无枝。
 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
 此是诀也。
 凡画山水,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崖,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通者川。
 两山夹道者名为壑也,两山夹水名为涧也,似岭而高者名为陵也,极目而平者名为坂也。
 依此者粗知之仿佛也。
 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
 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不多不少,要分远近。
 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
 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断岸坂堤,小桥小置。
 有路处则林木,岸绝处则古渡,水断处则烟树,水阔处则征帆,林密处居舍。
 临岩古木,根断而缠藤;临流石岸,欹奇而水痕。
 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叶者枝硬劲。
 松皮如鳞,柏皮缠身。
 生土上者根长而茎直,生石上者拳曲而伶仃。
 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萧森。
 有雨不分天地,不辨东西。
 有风无雨,只看树枝。
 有雨无风,树头低压,行人伞笠,渔父蓑衣。
 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雾霏微,山添翠润,日近斜晖。
 早景则千山欲晓,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
 晚景则山衔红日,帆卷江渚,路行人急,半掩柴扉。
 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清。
 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
 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
 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
 凡画山水,须按四时。
 或曰烟笼雾锁,或曰楚岫云归,或曰秋天晓霁,或曰古冢断碑,或曰洞庭春色,或曰路荒人迷。
 如此之类,谓之画题。
 山头不得一样,树头不得一般。
 山籍树而为衣,树籍山而为骨。
 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山之精神。
 能如此者,可谓名手之画山水也。
 
 |  
| 译文: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