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种类
五言古诗
五言乐府
五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古诗
七言乐府
七言绝句
诗词分类
作者
朝代
小学
初中
高中
|
鲁隐公论
宋·苏轼
|
公子翚请杀桓公,以求太宰。 隐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 使 营菟裘,吾将老焉。 ”翚惧,反谮公于桓公而弑之。 苏子曰:盗以兵拟人,人必杀之。 夫岂独其所拟,途之人皆捕击之矣。 途之人与盗非仇也,以为不击则盗且并杀已也。 隐公之智,曾不若是途之人 也,哀哉!隐公,惠公继室之子也。 其为非嫡,与桓均尔,而长于桓。 隐公 追先君之志而授国焉,可不谓仁乎?惜乎其不敏于智也。 使隐公诛翚而让桓, 虽夷、齐何以尚兹?、 骊姬欲杀申生,而难里克,则优施来之。 二世欲杀扶苏,而难李斯,则 赵高来之。 此二人之智,若出一人,而其受祸亦不少异。 里克不免于惠公之 诛,李斯不免于二世之虐,皆无足哀者。 吾独表而出之,以为世戒。 君之为 仁义也,非有计于利害。 然君子之所为,义利常兼,而小人反是。 李斯听赵 高之谋,非其本意,独畏蒙氏之夺其位,故勉而听高。 使斯闻高之言,即召 百官陈六师而斩之,其德于扶苏,岂有既乎?何蒙氏之足忧?释此不为,而 具五刑于市,非下愚而何?呜呼!乱臣贼子,犹蝮蛇也,其所螫草木,犹足以杀人,况其所噬啮者 欤? 郑小同为高贵乡公侍中,尝诣司马师,师有密疏,未屏也,如厕,还, 问小同:“见吾疏乎?”曰:“不见”。 师曰:“宁我负卿,无卿负我。 ” 遂鸩之。 王允之从王敦夜饮,辞醉先寝,敦与钱凤谋逆,允之已醒,悉闻其 言。 虑敦疑己,遂大吐,衣面皆污。 敦果照视之,见允之卧吐中,乃已。 哀 哉小同!殆哉岌岌乎允之也!孔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有以也夫! 吾读史得鲁隐公、晋克里、秦李斯、郑小同、王允之五人,感其所遇祸福如此,故特书其事,后之君子,可以览观焉。 |
译文: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