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萝洞 烟萝洞,精巧玲珑。谓“人间天堂”,“世外桃园”。入口处是个拱形洞口,藤萝缠蔓。进入洞中,豁然开朗,洞广八千多平方米,四周陡壁屹立,形如一口竖井,为采石所剩空谷,正中一尊句践石像,正襟危坐,气势轩昂。东首一堵插天屏风似的岩壁直冲云霄,梅苔万点。藤蔓之间,飞泉从嶙峋山岩间流出,似抛玉撒银洒向人间。其中“一洞天”更具气势,令人叫绝,它是一块与岩壁相连的巨石向外延伸,由两根石柱支撑着,似伞似屋,顶有小洞,仰视洞口,一线天色,沐浴空谷来风。洞内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酷署凉风侵衣,严寒风雪不到”。
寿宁禅寺 寿宁禅寺是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的二祖父陆傅于公元一一二三年所建,取名东山禅寺。当年陆游在佛祖前许愿:“一统中原,佛装金身”,遂改名寿宁禅寺,意为国家长治久安。这就是寿宁禅寺的来历,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可异于一九四一年,寿宁禅寺被日寇所毁。由于陆游祖上的住外和坟墓全在吼山,所以陆游也经常从绍兴鉴湖到吼山来祭祖和小住,在他年老退隐吼山期间,还给在南方寿春县当官的长子子虚写过一首抒情五言诗《寄子虚》。(有关陆游的资料摘自吼山村陆氏家谱) 说起寿宁禅寺,确实是一座古刹和宝刹,一块吉祥秘谧之宝地。九六年移建时,当佛教界著名人士一锤定音,选中寺址,开始奠基,刚刚是下着中雨的天气,刹时天空晴朗,并身出道道金光,直照基碑。还有,在寺院的开光吉日,万里无云、风和日丽,气氛清新畅快,上山朝圣的香客达近二万人次,而吉日的前后两天都是阴雨天气,这种现象,真使当地乡民议论纷纷。晴朗天日,朝晕夕阴,本来就是正常的天体现象,但每当吼山山体以外四周呈现蓝天白天时,在整座吼山,特别是寿宁禅寺附近,经常有云气升腾之吉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云石、棋盘石 云石、棋盘石,被誉为“天下奇石”,是吼山石景之精华。据《康熙会稽县志》记 载,古吼山有八景,首景就是云石。《越绝书》云“一笋矗霄,可数十丈,亭亭如云”。云石高二十二米,顶云兀立,奇特而挺秀,一块椭园形巨石仿佛从天外飞来,横卧在细长的石柱上,头重脚轻,摇摇欲坠,令人望而却步。棋盘石,高二十余米,周十余米,底部瘦削,上覆三块犬牙交错的巨石,拔地而起,象一个束发垂髫的童子跪拜观音,巍峨雄奇。 曹山、放生池,风光秀丽,山上竹木成林,四季常青。西侧一条长二十余米的石梁跨越水面,横贯南北,似如一只巨大的白象,伫立池中、一柱孤岩自山顶悬空而下,直插水底,称“象鼻吸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形象逼真,丰满大方。放生池深而幽奇,池深二十余米,水质清澈。光洁石面,多处古代名人题刻、字迹朱碧兼之,清晰可见。池中残石,形态各异,如“青蛙登天”,五犬迎宾等,无不显现无穷的灵气和神韵、因而有“江南武陵源”之美称。
花果园 花果园林,是吼山风光的一大特色。花果满坡与山水风光相映成趣。素有“花果山”之称,吼山桃林,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为蔡元培先生所开辟,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一俟春天,数千棵桃树争相怒放,景区成了花的海洋,蔚为壮观。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桃花节”,登山观奇石,踏青赏桃花,游客云集,争睹这江南春天的迷人画卷。吼山有诸多的水果,可供人品尝,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口福。有桃子、桔子、枇杷、甜柿、苹果、葡萄、生梨、李子、无花果等二十余个品种,尤其蟠桃、人称“蔡公桃”皮薄肉细,鲜甜无比,满口生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