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多为砖石砖木结构,檐角飞翅,脊兽望空,古朴典雅而又肃穆森然。东峰供十殿阎君,峰顶为魁星庙,庙基突兀,七棵百年古松迎风傲立,百里可眺。西峰供玉皇大帝、龙王、马王、牛王、城隍、土地诸神,庙林相映,颇为壮观。庙内塑像壁画,无不神采奕奕,生动逼真,令人叹为观止。道教以劝人向善为本,东峰第一座庙门有联曰:“举念肝(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存志正直见吾不拜何防(妨)”,向被楹联家称道。
1935年10月15日,红一方面军一部自河连湾分路东进至兴隆山,中剑英、邓发、张经武等领导同志曾在神龛下过夜,司令部及电台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就设于祖师殿内。兴隆山是红军长征在甘肃境风的最后一处宿营地
1959年3月,县办国营四合原林场在山上建立,这里的绿化状况有了新的保障。1967年秋,兴隆山曾惨遭“文革”破坏,许多庙宇被毁。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和红军长征纪念地,1981年,兴隆山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恢复庙会。1982年春,环县人民政府出资1万元并指示县文化馆对所余庙建进行了维修加固。后经逐年建设,18座庙宇得到修复,封山绿化进程明显加快。1999年,甘肃省林业厅批准兴隆山为国家森林公园。之后,四合原乡党委、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及时成立了兴隆山管理委员会,规划公园建设范围1万亩,确定以兴隆山为中心3万亩区域为生态建设示范区,新植油松侧柏1500亩,其它林木1.1万亩,使公园有林面积达到2.5万亩,林区比原来扩大4倍。
目前,兴隆山方圆10平方公里植被茂盛,一片葱茏。2001年,耿湾至兴隆山三级砂石公路开通,现柏油罩面工程也已立项待建。未来的兴隆山,将进一步走向兴隆,成为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度假、避署、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