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院校隶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所在地区:重庆
学校网址:https://www.sxyyc.net电话:023-58556868、58556866
微信号:cqsxyzzb
学校地址:重庆市万州区百安坝天星路366号
邮政编码:404120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 1951 年, 2006 年由重庆市万州卫生学校和重庆市万县中医药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是三峡库区唯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公办医药卫生类高等院校。 学校坐落在万川毕汇的三峡库区腹心 —— 重庆市 万州 区, 现为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历经 70 余年栉风沐雨,秉持 “ 学则恒心,医则仁心 ” 的校训,坚守 “ 立足三峡、辐射西部、统筹城乡、服务基层 ” 的办学定位,累计为三峡库区及西部农村基层培养医药卫生人才 18 万余名。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 学校占地 1800 余 亩,校舍 69.8 万平方米,图书 320 余万册 ,其中纸质图书 120 万册 ,固定资产总值 20 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9 亿元。有直属附属医院 2 所,开放病床 2000 余张,非直属附属医院 8 所,临床教学基地( 1.5 年 学校 +1.5 年 医院) 9 个,教学医院 10 所,实习基地 400 余家。学校设有 9 个教学院部, 3 个教学科研机构。
人才培养成效 明显 。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22500 人, 面向全国 26 个省(市、区)招生, 学生报到率保持在 95% 以上 。 护理、 助产、 临床、口腔、中医等专业执助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前列,学生双证书获取率 96% 。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 9 5 % 以上,社会用人满意度 98% 以上 。近 5 年 来 ,学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中药传统技能 赛项 2 届 、 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赛项 1 届, 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30 余项 ,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学生 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13 项、二等奖 12 项、三等奖 10 项。 80% 毕业生服务于基层一线医疗机构,彰显了 “ 下得去 、 留得住 、 用得好 ” 的办学特色。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 学校 现有职工 1 700 余人,其中 , 高级职称 465 余人,硕博士 520 余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培训基地各 1 个,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 1 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1 个 ,全国样板党支部 3 个 , 市级 “ 双创 ” 党组织 9 个, 市级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 个、 名师工作室 2 个,重庆市 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 个、 中医药创新团队 2 个 、 教学团队 3 个 。全国优秀教师 1 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 1 人、全国技术能手 2 人。重庆英才、重庆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先进工作者、重庆市教学名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职业教育中青年领军人才、重庆市技术能手、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最美教师、重庆市三八红旗手、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巴渝青年学者、巴渝青年技能之星等 50 余名。
专业建设成果丰硕。 学校 围绕 医药卫生 全行业和大健康全产业链开设 3 8 个专业 ,其中 国控专业 7 个,国家级骨干专业 4 个,市级骨干专业 4 个,国家 “ 双高 ” 专业群 1 个,市级 “ 双高 ” 专业群 3 个。与重庆三峡学院实施专本贯通分段培养,与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联合举办本科层次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专业。有国家现代学徒制项目 1 项,教育部 1+X 制度试点 14 个,重庆市人社局新型学徒制试点项目 1 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2 个,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中医类)和(临床类)各 1 个 ,全国爱心托育示范中心 1 个 。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1 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 6 门,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7 个,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 38 门。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规划教材 300 余部,入选 “ 十四五 ” 国家规划教材 15 部 、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 1 部 、 入选重庆市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 6 部。
科研能力稳步提升 。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和市级教学成果奖、市级科技进步奖 10 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 ,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 等奖 1 项 、二等奖 1 项 、三等奖 2 项 。现有国家级临床药物 试验 研究中心 1 个 , 三峡库区道地药材开发利用重庆市重点实 验室 、抗肿瘤天然药物研究中心、三峡库区优质中药材种源繁育示范基地 等省部级科研平台 11 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个。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100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 项、其他国家级项目 14 项。发表 CSCD 、 CSSCI 、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792 余篇, SCI 、 EI 、 ISTP 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 314 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 512 项、德国专利 4 项。发现新物种 30 余项,已发表 11 项。获批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 1 个、科普教育基地 2 个,市级科普基地 2 个。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 学校坚持 “ 输出 ” 与 “ 引进 ” 并举的合作原则,与加拿大、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知名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与加拿大博瓦立学院、加拿大罗耶斯特文理学院分别开展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与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与乌兹别克斯坦传统医学科学与实践中心、费尔干纳公共卫生医学院共建 “ 神农学院 ” ,与费尔干纳公共卫生医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中医药鲁班工坊合作共同体成员单位。是新加坡护理医科奖学金项目参与院校 ,近年来 选派 100 余人赴海外交流研修,派送 53 名学生赴新加坡留学。参与制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标准、中泰职教联盟国际课程、坦桑尼亚国际职业标准等 22 项,入选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 。
服务成效日益彰显。 学校主动融入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致力于实现川渝两地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融合式、一体化发展。牵头成立全国中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华中医药学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合体、成渝双城经济圈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联盟、重庆三峡库区医教协同职业教育集团和重庆市卫生健康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等 智库组织 ,促进学校与区域医药卫生行业学会、医院、企业、地方进行深层次的校政院(企)合作。发挥医疗教育集团资源优势 服务 区域 发展, 获 评 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获批 “ 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实训基地 ” , 为区域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全校 坚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积极 融入区域发展, 扎实推进内涵建设 和基础能力建设 ,不断 提升 办学 水平 , 充分 发挥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龙头 示范 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