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查询大学院校
大学查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院校隶属:陕西省教育厅
所在地区:陕西
学校网址:https://www.sxpi.edu.cn/
电话:029-33152020
微信号:SXPIZB
学校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西路12号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 1999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创办于 1950 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 —— 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校。 2010 年 1 月,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18 万余名,为陕西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 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 “ 优秀 ” , 2011 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 “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 , 2019 年跻身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并入选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A 档(全国前十), 2022 年入选陕西省 “ 双高计划 ” 建设单位( A 档), 2005 、 2014 年连续两届荣膺 “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教育部 “ 混合式教学试点 ” 单位、教育部 “ 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 ” 建设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中国工业优秀单位、全国首批 “1+X”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建设全国 50 所典型院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 50 强、教学资源 50 强、教学管理 50 强、学生管理 50 强、实习管理 50 强、产教融合 50 强、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工匠学院、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先进单位、陕西 “ 大思政课 ” 建设均衡发展示范高校、陕西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创新联盟、陕西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陕西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陕西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陕西省首批示范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党委被评为 “ 陕西省先进基层党委 ” ,院团委被评为 “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 。现是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机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正式会员、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附设单位、国家信息化建设试点学校、中国机械政研会常务理事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 中国服务外包产教联盟 ” 会员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 百万千项目 ” 院校。

学校地处中国第一帝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市区,坐拥渭城校区、经开校区两大校区,东临省会西安,北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校内建有 215 个门类齐全、设备优良的实训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其中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 “ 双师型 ” 教师培训基地、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实训基地 18 个,省级实训基地 8 个,先进制造精雕产业学院 1 个, 5G+ 材料成型产业学院 1 个。图书馆现有渭城校区馆和经开校区馆两座馆舍,拥有读者座位 5000 余席,涵盖学校各学科门类、多载体、适应高校教学与科研需要的藏书 232 万余册,建设有 CNKI 中国知网、读秀、电子图书类等 20 余种数据库,形成了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文献资源保障中心。校园网出口带宽 3.5G ,教学区和办公区无线网覆盖,涵盖 “ 一卡通 ” 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信息化系统、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库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智慧校园管理平台运行有序,逐步实现先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和服务融合发展的智慧高校。建有文体中心、羽毛球馆、乒乓球馆、 400m 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等体育场馆;拥有新教学楼、新型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等完善的基础设施。

学校 现 有教授 86 人 ( 二级教授 7 人、三级教授 10 人)、副高职称以上 460 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839 人。国家级教学团队 3 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 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2 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 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 人,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 教学名师 1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全国模范教师 1 人,全国优秀教师 3 人,院士工作站(室) 2 个,全国师德标兵 1 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1 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2 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2 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 5 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 2 人,省级教学名师 21 人,省级教学团队 9 个、省级优秀教师 4 人、省级师德标兵 2 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 3 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1 人,省技术能手 5 人,省级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 1 个,省级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1 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 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1 个,多人入围教育部和陕西省高职教育专家库, 1 人当选国家督学、 23 人担任全国行指委主任委员、委员。

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近年来,教师公开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 6009 篇,其中核心期刊 3546 篇,被 SCI 、 EI 等收录 166 篇; 承担国家、省(部)、市级及各类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等 569 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1183 项,专利转化许可 78 项;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 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 16 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 3 项,厅局级科研进步奖 7 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工信部发布国家机械行业标准 3 项(机床标准)、行业团体标准 4 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 4 个,陕西省级 “ 四主体一联合 ” 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1 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 个,陕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2 个,省级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 1 个,陕西省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 1 个,咸阳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3 个,院士工作站(室) 3 个,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 2 个,校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14 个;厅局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 3 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8 项,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 7 项、一等奖 10 项、二等奖 16 项;国家教指委教学成果或科学研究成果共计 37 项;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业务能力大赛累计获奖 139 项。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商贸与流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体育部、美育部等 16 个教学院部。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制图员考试考点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形成了以大专层次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融以职教本科、成人教育、短期培训和技能培训鉴定相结合的办学格局。专业设置立足产业急需,涵盖装备制造、电子电气、工程材料、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公共事业、物流管理、工民建筑、纺织染化、服装艺术等十大职业门类 74 个专业及方向,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外、艺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教育部精品专业 1 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 2 个、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教改试点专业 2 个、国家示范专业 5 个、国家级骨干专业 12 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 3 个、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建设专业 1 个、央财支持建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项目专业 2 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 2 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3 个、省级重点专业 16 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8 个,立项建设省级一流专业 7 个、一流培育专业 13 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 2 门,省级 2 门;主持专业类及专业教学标准研制 17 项,参与专业教学标准研制 25 项, 3 个专业的岗位职业标准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主持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 3 个、参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 10 个、主持省级专业资源库 2 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 3 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 6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 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 7 门、省级精品课程 19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0 门,国家规划教材和全国机械职业教育优质教材 58 本、省级优秀教材 17 本。

学校秉承 “ 明德、笃学、精艺、强身 ” 的校训,倾力 “ 办有灵魂的教育,建有品位的学校,创有境界的文化、育有底气的人才 ” 。紧紧围绕陕西支柱产业 —— 现代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瞄准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才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充分依托牵头组建的 “ 全国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 ”“ 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 ”“ 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 ” 和院内实验实训基地、技术训练中心,携手省内外百余家国家级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构筑起 “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 校办实习工厂 — 校外实训基地 ” 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与 “ 基础训练 — 仿真锻炼 — 实际操练 ” 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大力实施 “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 ,繁荣校园文化,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推进各项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累计 1782 项,其中国家级技能大赛等奖项 579 项;获得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国家级二等奖 1 项、优秀奖 1 项,省级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1 项;荣获国家级、省级校园文化艺术奖 39 项。

学校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构建起了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定期举办校内 “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 就业洽谈会,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便捷平台。依凭厚实的行业基础,学校与国内 586 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牵头成立了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每年设立企业冠名订单班达 50 个以上,毕业生就业面向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土木建筑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人才输出立足陕西覆盖全国 29 个省市。毕业生以其优良的素质、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娴熟的职业岗位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 95% 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在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等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超过 60% , 24 名优秀毕业生入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先后涌现出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梦桃式最美职工、三秦工匠、陕西省青年突击手、陕西最美青工、陕西省技术能手等一大批新时代工匠。学校荣获 “ 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 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 ”“ 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 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陕西省 “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

学校积极服务社会,先后被人社部门认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陕西省首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机构、咸阳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定点培训机构、咸阳市退役军人职业教育承训机构,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 “ 双师型 ” 教师培训基地、 “ 高端装备 ” 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咸阳培训中心 ” , “ 中央财政支持奖励的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数控基地 ” 牵头单位,拥有国家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4 个、国家级 “ 双师型 ” 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3 个, “ 陕西省模具人才教育培训中心 ” 等 5 个省级培训基地,附设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陕西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稳步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获批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联系中心,是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会员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 “ 走出去 ” 试点院校,与德国等 21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2 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赞比亚建成中国 - 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学历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进入赞比亚国民教育体系。校企合作在印度尼西亚共建秦工苑。 16 个专业标准及 182 门课程标准被尼日利亚高校引进。过去 10 年来, 累计 派出 687 名师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招收 157 名 学历 留学生,为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培训 678 名职教师资,获得 32 个各类国际技能大赛奖项。累计聘请外籍教师 53 人次,聘请海外客座教授 21 人。马拉维共和国总统穆萨里卡、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来校访问。连续三次荣获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卓越奖金奖、银奖。 27 个国际合作案例被国内外机构或媒体采用。

七十余载兴学育才、求强思变,形成了陕西工院人 “ 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 的精神品格,打造了一批全国装备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品牌专业;造就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优良, “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 的名片学生。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办学理念,显著的办学成效,为培育服务 “ 中国制造 2025” 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历史起点上,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踏上了 “ 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 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新征程!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大学查询为您提供大学网址。院校类型:,隶属:,大学所在地区:大学网址:
企业精灵 豫ICP备09006885号-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