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院校隶属:山东省教育厅
所在地区:山东
学校网址:http://www.sdpu.edu.cn/
电话:0537-3617788微信号: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济宁大道37号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始建于 1950 年,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自 建 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 “ 融合、创新、担当 ” 的校训精神, 以及 “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办学、职教报国 ” 的 办学 理念, 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 致力于建设成为 办学特色鲜明、优势专业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学校 坐落于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发源地 — 山东 济宁,为 “ 天工园 ” 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 。 校园 占地 2300 余亩,总建筑面积 60 余万平方米 ,拥有 固定资产总值 12.07 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4.38 亿元,校内实验和实训室 255 个,校外实训基地 385 个,图书馆藏书 243 万册。 全日制 高职 在校生 2.7 万余人。设有机电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金融会计学院、商学院、航空学院(应急安全管理学院)、航海学院、文化旅游与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医康养康育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等 15 个教学单位,开设 13 个专业集群, 57 个专业。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育人质量稳步提升。 创新 “ 四个课堂 ” 育人模式 , 健全三全育人体系 。建成国家级 、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 项目 1 2 个 , 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 “ 一校一品 ” 学校 和省级文明校园 。 学生荣获省级、市级 集体荣誉 57 项、个人 荣誉 2596 人次。学生参加 国内外 技能大赛获奖 195 项 、 创新创业大赛获奖 473 项 。招生就业两旺,总体就业率达到 9 5 % 以上,为 济宁 市及周边地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5 万余名。
学校坚持追求一流,专业(群)建设不断优化。 践行把专业建在地方重点产业链上的理念,面向新能源光伏技术、智联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高端精细化工等领域,统筹布局建设 “ 2+4+N ” 专业集群,着力推动专业向智能化、现代化、融合化、集群化发展, 建设 国家级骨干专业 4 个 、 省级品牌和高水平专业群 6 个 、 教育部 和山东省 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5 个 , 立项省级现场工程师专项计划培养项目 1 个 。建成省部级精品课程 25 门,省级 专业 教学资源库 1 个。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10 部、山东省规划教材 12 部。荣获 2 项国家级 、 29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层次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自主培养和重点引进并举的原则,健全教师发展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校内外专任教师 1600 余人,校内专任教师中副高级及以上 343 人,硕士及以上 647 人。 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和 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4 个, 省级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和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 4 个, 省级 名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 8 个,培养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技能名师、技术能手等 17 名。 聘请 38 名省级以上首席技师、技术能手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 教师 参加省级以上 教学能力大赛获奖 62 项。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科研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1000 余项。获批省级科研平台 8 个, 促进 济宁 市科技成果转化 120 余项,累积实现技术交易额 4000 余万元,孵化高新技术企业 13 家,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 5.3 亿,社会培训服务达 28 万人次。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知识产权实践基地、山东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济宁知识产权学院、济宁市乡村振兴学院。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 企 合作持续深化。 牵头成立省级新能源产教融合共同体、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和 7 个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 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创新校地联合育人模式,与晶科、中兴、西门子、菲尼克斯、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共建或升级改造建设 12 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成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教育部 - 瑞士 GF 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和新能源装备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 26 个,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获省级立项并推荐国家级评审。
学校 坚持开放办学,国际 合作跨越发展 。 先后与 70 余所海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 获批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 成立 2 所海外 分校。 牵头 57 家院校、企业在 9 个国家建立 15 个 海外职业技术学院 校区。开发 2 个专业标准、 14 门课程标准 、 18 本《工业汉语》教材 , 在 9 个国家推广应用 。获批山东省与缅甸交流合作研究中心、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建设 2 所中文工坊 和 全国首家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 ” 。发起并连续 举办七 届 “ 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 ” ,承办三届 汉语桥团组交流项目。
学校承载着改革攻坚和创新突破的 重任 ,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建设成果。学校现为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教学改革综合示范校 ,先后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 、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 100 所优秀院校、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 100 所优秀院校、 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院校 、高职院校资源建设 60 所优势院校、 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 50 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 50 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