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院校隶属:河南省教育厅
所在地区:河南
学校网址:https://www.lypt.edu.cn/
电话:0379-62233832/62231122
微信号:-
学校地址: 伊滨校区: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科技大道6号 高新校区: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丰华路20号 西工校区: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九都路9号院 瀍河校区: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夹马营路116号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千年古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洛阳,是洛阳市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东望夏都遗址,西览龙门石窟,南依万安山麓,北临伊洛河畔,主校区位于洛阳市伊滨区科技大道 6 号,另有高新、西工、瀍河等校区,总占地面积近 2800 亩,教学仪器设备价值 1.8 亿元,馆藏图书 108.97 万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53 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 1 个,教学附属医院 2 个。目前在校生 24000 余人。
学校成立于 2011 年,由原洛阳市职工科技学院、洛阳市卫生学校和洛阳高级技工学校合并成立, 2018 年合并洛阳市财经学校、洛阳市财会学校、洛阳市文化艺术学校和洛阳市第二卫生中等学校。现是河南省首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卫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学校紧密对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专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 “立足洛阳市、服务都市圈、建好双高校、助力新引擎”的办学定位,按照“巩固提升医科、做大做强工科、打造特色人文社科”的专业建设思路,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开设有医药卫生、装备制造、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 12 个大类 60 个专业,聚焦河南省“十大战略”和洛阳市经济产业发展,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智慧养老、文物考古、文旅融合、宠物与人类健康等专业群,实现专业发展助推产业发展的目标。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全科医师生产性实训基地 , 学校是全国健康照护师培训基地、河南省养老人才培养基地。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国家级骨干专业;护理、机械设计与制造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妇产科护理学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学校坚持引培并举,师资队伍不断加强。现有专任教师 900 人,博士学历教师 35 人,硕士学历教师 469 人,河南省领军人才、省级高层次 B 类人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领军人才各 2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 人,享受省级特殊津贴 1 人,省级拔尖人才、省级高层次 C 类人才 2 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 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 人,省级教学名师 3 人,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 3 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省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 ,中原大工匠 1 人,河洛大工匠 2 人,洛阳市优秀专家、洛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 40 余人。兼职高水平专家 57 人,其中,中原学者 2 人、省级 B 类人才 7 人、省级 C 类人才 7 人。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之路,聚焦区域经济产业需求,按照 “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工作思路和“一专一企、一学院一产业学院”的工作目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先后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颐城康养产业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型项目,分别与洛阳市“四区三县”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开展校地深度合作对接,将学校专业特色与地方产业优势相结合,服务县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牵头成立“河南省戏曲艺术职业教育集团”,与河南安装集团等 4 家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等 5 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正大集团等 4 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创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和“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以应用型科研为导向,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近三年,承担国家、省部、市厅级课题 450 余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国家军事医学创新工程专项 1 项、洛阳市科技核心攻关项目 1 项 , 签订横向课题 6 项,发表论文 SCI 、北大核心百余篇,主编、参编国家和省大中专规划教材专著 50 余部,申请专利 120 余项。设有河南省动物疫病与公共卫生工程研究中心、洛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金凤舞台艺术研究中心”“国际人文交往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有毛书歌中医正骨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李树建大师工作室”“王飞河洛工匠”工作室、“牛恒林大师工作室”等大师工作室,建有“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生命科学与健康教育馆”等特色鲜明的博物馆。
学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合作领域,主动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走出去”战略,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近年来,先后与英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菲律宾、日本等 20 余所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多形式、全方位开展交流合作。与白俄罗斯等国外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学校。积极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台,加入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中文 + 职业技能”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北方校企协作机制委员会、中非职业教育联盟等。发起并成立“中意文物修复与保护研究中心”,搭建中国与意大利高校之间文化遗产事业合作交流的平台。在泰国建设海外培训基地,举办“汉语桥”等活动,助力构建“中文 + 职业技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使命担当,厚植特色优势,加强内涵建设,传承工匠精神,以党建高质量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高质量,全面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现代化职业高等院校努力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职绚丽篇章。